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中专生考大专,怎么办?

2024-02-02 09:39:03 | 涅槃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中专生考大专,怎么办?相关的问题,今天,涅槃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专生考大专,怎么办?

中专生考大专,怎么办?

学历越高工资水平越高,这个你是不得不承认的,因为同样利用一家企业,一个研究生和一个普通的一本和一个专科, 那就完全不一样子,三者的工资水平会相差好几个梯度。所以大家自然都关心,怎么能让自己的学历更高一点。

中专升大专,专科上本科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道理,都是通过类似于专升本一样的考试,只要你报考了相应的考试,然后在测试的过程中,你的分数达到了录取的那个分数,这个分数通常都是占总分数的60%或者70%,这样你就可以拿到这个入学的资格,然后再上两年左右的时间你就会获得大专的学历,然后你还可以选择专升本,同样的你获得了专升本的考试资格 ,然后你再上两年左右的时间你就会获得一个本科的学历,至于之后你还要不要考,那就是你自己的自由了。

权力不同公司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一个普通的专科,那毕业之后你找工作可能一个月4000块钱,但要是一个普通的二本,那可能一个月5000块钱一个,普通的,一本可能一个月6000块钱。现实中就有这种差异,因为你所在的学校就决定了到你学校的招生的那些企业是什么层次的,如果你是个重点学校,211 9 85那去你学校的可能有很多500强企业都是大规模的, 你要是个普通一本,那可能是一个省之内的大企业,你要是一个二本或者专科,那可能名气就不怎么样了。

虽然都说不歧视学历,但是你仔细想一想,你发现有几个世界500强到一个专科学校招工呢,他们不接受这样的学历,只是因为在面试的时候不能特意的标明,非221985不考虑,所以才没有明显,但实际上500强企业, 如果你不是211985,你进去是很难很难的,除非说你上个研究生,他就可以弥补你初始学历不足的这个缺憾。

中专生考大专,怎么办?

中专和大专、技校有什么区别

很多同学对于中专和大专与技校之间的概念不是很明白,下面我就为大家来整理一下中专和大专、技校有什么区别。

中专和技校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是: 中专 是隶属于教委管辖,而技校属于劳动局管辖。也就是说隶属的部门不一样。

再者,中专的学习理论性强一些,而技校的学习则以操作性强一些,也就是说需要你动手学习的时候多。这一点我觉得对于学技术而言,技校能更好一些。
职高和中专的区别在于
职高 可以参加高考考取高职院校,而中专则不能。但是虽然职高有这样的权利,不过选择到职高的学生基本上都不具备能够考上高校的能力,况且对于高考报志愿还有限制,只能报考高职类院校,而不能报考一本二本。换句话说,也就是只能考大专。

还有一个区别就是:职高全部都是公办的,而中专学校会有民办的。
中专和大专的区别
学历上有明显区别,同样的内容从理论上高职(大专)要学的深些,理解的也深些。

工作的岗位工种上说,没有大的区别。到工作岗位上,无论中专、大专,都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种。

技术水平,对于技能水平,国家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有鉴定 :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的考核认定。
中专和大专分别是什么意思?
中专:中等专业学校的简称,是我国在建国初按前苏联模式引进的、实施中等技术教育的全日制学校,学制3-4年,也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学校(机构)之一,大多数中专隶属于各级产业部门。

大专:严格意义上来讲,“大专”是教育层次的一种代称,指代的是“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层级。

以上就是初二网我为大家整理的中专和大专、技校有什么区别。

中专生考大专,怎么办?

30年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比现在一本厉害吗?

一、先说结论:不能说三十年前的中专可以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本科大专什么的,中专就是中专文化专业程度。

二、再说原因:1、如果你非得说以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大学,那几乎等于说我们国家和 社会 教育没有进步,等于原地踏步,否定时代发展,这不符合常识的,一个 社会 在一个长期的角度来说通常都是螺旋式发展和进步的。

2、以前是 计划经济 时代,三十年前也是计划经济的末期,国家经济和教育都落后,所以一小部分人被选拔读了中专并且包分配,应该说以前的他们是幸运的,当然在当时如果同期横向比较的话他们可以说是佼佼者,但是纵向与三十年后的来比较的话已经无可比拟性,中专在当今已经没落了,现在是 市场经济 时代了,为什么要进行市场经济,因为计划经济制度落后了,也不能选拔出更好的人才。

3、提问者心里诉求分析:提问者心里估计想多得到 社会 认同或中专同等层次的人群的赞同,客观上来说只能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己学历层次,才能得到 社会 广泛认同,哪怕目前很多在职的重要岗位,或者部门高级领导以前是中专出身,但是他们有目前的成就也一定是建立在一直在提升自己的文化和专业层次的,不然也不可能凭资格长期坐稳一个重要位置,所以我们得客观分析这个问题和现象,不能让鱼龙混杂,以偏概全。

30年前的就是1990年以前,当时的中专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初中毕业考入中专,一种是高中毕业考入的中专。作为当时的过来人,我1986年初中毕业就考过中师,虽说文化成绩够分,但复试没有通过。之后上的高中,高中毕业时连中专都没考上。 我个人的理解,如果从智力水平来看,当年考中专的同学确实比现在能上一本的同学要高,如果现在参加高考,大概率能考 211大学 。但从学识来说,当然不如现在的一本大学生,虽说学历就是中专学历,但其在当时的稀缺程度不亚于现在的一本学历。

一、优秀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优先选择考中专。 因为当时城市化程度不高,大部分还是农村学校,农村学生,而考上中专就意味着可以成为吃商品粮的国家人,可以分配工作,是有干部指标的。记得当年我们学校成绩最好的同学都报考了中专,有一位女同学中考全县第二名,跟我一样报考的师范学校,我们一起去复试,结果也没考上。除了 中等师范学校 外,还有中等农业学校,卫校、商校等。更高端的是部属的中专学校,那考试难度更大,只是我们当时也不太清楚,按理,全县第二名的那位同学如果不报中师而考报其他部属中专是绝对可以考上的。最后中专落榜后,我们都只能去上高中。

二、初中中专毕业生有的得到很好的发展。 因为当时人才还是比较稀缺的,中专学历占当时人口比例绝对比现在一本学历还低。中师生一般都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如果这些人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不及时提升学历,其实是混得不好的,有的到现在还是一级教师,连高级教师都没混上。而农业学校毕业的大都在乡镇工作,但其中有很多人最后当上镇长、局长等,反而比中师还好。其实你们看看三 四线城市 及县城,那些年纪较大,在单位是领导岗位的人,查看他们的学历,好多第一学历就是中专。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中专毕业的前辈,他们的智力水平相当于现在211大学,只是因为当时全国教育水平低,才只能上中专。

三、高中毕业能考上中专也非常不错。 高中毕业时,我还是有些同学最后考的是中专,而且发展得很好。高中毕业考的中专,现在其实大都升为大专了,有的甚至并入大学了。我一个同学考上了当时的湖南银行学校,现在一个县人民银行当行长,比我们上本科的同学混得还好。毕竟当时高中考大学的升学率太低,按照比例,当年能高中毕业能考上中专的,现在考一个一本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就以1985年为例来说明,这一年高考总共录取62万中专、大专和本科生,对照2017年高考数据,全国211录取46万,一本录取114万。而当年人口基数比现在更大,高考录取62万人相当于当年同龄人口的2.5%左右。 从人才的稀缺程度来看,那时的中专也不亚于现在一本学历。

四、从知识结构来看,那时的中专是无法跟现在一本大学相比的。 我们不否认当时中专学历人才的智力很好,但局限于当时的教育水平,他们的知识结构还是无法跟一本大学相比的。当时上学大都只要把书本知识搞懂,就差不多能考高分了,而现在,知识面更广泛,题目更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本学历的毕业生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全面。

社会 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中专生在当时就是难得的人才。而现在大学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 社会 对人才的学历要求更高了,不说一本,很多知名企业是211大学起步,甚至更多的是研究生学历。中专学历在当时的稀缺程度是高于现在一本学历的,但知识水平绝对没法跟现在的大学相提并论的。

你们了解当时的中国的教育情况吗?你们觉得当年考一个中专与现在考一本大学哪个更容易些呢?当年中专学历跟现在一本学历哪一个哪一个含金量更高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是1986年上的中专,初中中专,四年学制,1990年毕业,正是题主所说的30年前的中专。

当时我是中专学校招收的第一届初中中专,学制四年,我们戏称本科中专。 原来是招生高中中专,学制3年。同学绝大部分是农村来的, 都是为了考户口,脱离农门 。那时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巨大, 成为市民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是那时学习的最大动力。 我记得毕业的初中学校那年考上了接近10个中专,都是学习拔尖的。 我那年实际上收到了两份 录取通知书 ,一份是中专,还有一份是当地最好的高中,因为我参加过一个全区的五科竞赛,成绩是全区前60名,所以高中就给这批人都发了录取通知。父亲的意思是,上三年高中还要花钱,三年中再有什么变化,万一失误,后悔终生,不如现在就走。父亲还找明白人问过,说中专也包分配,是多少级,工资多少;大学是多少级,工资多少。回到家父亲一算,每个月只差几块钱,一辈子按30年算,总收入差3000元。还不用高中三年的花费,上中专学校还有补助——学校每个月补助二十多斤饭票、十几元的菜票,能给家庭减轻不少负担。就这样我上了中专。现在回头看,当时父辈好像也很无知,但实际情况就这样,我也从来不怨他们。

参加工作进了一家工厂做技术员 , 陆续又来了一些大学生,总体感觉,他们的知识层次、眼界、见识都比中专强, 他们年龄也比我大,毕竟多了三年高中。从胜任工作的角度,中专生一点也不比他们差。

我们几个中专生自知学历低,半年的适应期后就开始学习。 那时选择的时自学考试,认为这个考出来比职大、 夜大 等文凭要硬,时间也自由。记得我有一次考试通过了三门,号称三联单,在厂里还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反响,因为那时候考自考的工人也挺多,每次能过一门就很好,从来没有一次考出三门的。过了两三年,一个专科生一次考出了四门,号称四联单,破了我的记录。我当时学的专业是 汉语言文学 ,后来电视台招聘,我考进了新闻单位,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当时报名的是150人左右,最后要了我们6个,这其中有三个原始学历是中专。

后来,企业效益不好,很多人往外走, 本科生有几个考试了研究生。最牛逼的是我的师弟——在企业我们跟着同一个老师学习,他也是初中中专,比我晚两年进厂,最后也考上了研究生,现在是博士毕业,在高校当老师,应该聘副教授了。 当时为了考试,直接辞职,在农村租了一间房子,闷了半年,主攻外语和高数。这个师弟一直是我佩服的榜样。

说这些个人经历,主要是想说明, 早期的中专生, 学习能力 很突出,工作能力也没问题,但毕竟起点低,大部分分配也都是下基层。干工作都是一把好手, 但在一些事情上,一卡条件,肯定没有本科生吃香。除非能力特别突出,提拨、升迁,很多事上要排在本科生后面。我们班40个人,现在职务最高的是一个县的人大主任,正县。有两个镇办书记主任,还有几个科级、 副科级干部 ,都是从基层一点点混出来的。还有几个做生意的,也是小老板,事业不是太大。还有干律师的、 注册会计师 ,还有在企业干车间主任、技术员等等,各行各业,大部分都与最初的专业无关。

感觉 那时候的中专生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农村娃,为了户口,早早的就出来了。有点像拔苗助长的那棵小苗,基础不好,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但基本也都不错。

再到后来,农村条件也好了,家长的眼光也长远了,考中专逐渐被人放弃。90年代中后期,好学生就都考高中,上大学。考中专的就是中游水平。再以后,原来的中专学校都合并升格为学院,中专就和技校类似了。

回想起来,半百的年纪了,这一路走来也挺有意思。

如果你有类似经历,欢迎留言交流。

这个问题我这个年令最有发言权!我是1978年考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的,同年间,和我一起的高中同学(基本是73年一一74年农村高中毕业)90%都是报考中专,说实话,如果本人不是做民办教师(初中)也不会报大学,农村人考个中专都上天了,所以说高中上三年中专的情况那个年代比比皆是,是的,所学的知识方向不同而已,但出来工作后,加之80年代初,真是很吃香,工作也象现在一本985,211一样好分配!在时代的比较中,那时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985,211。本科相当于现在的硕博,硕土,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后!

我是1980届高中考上中专的。当年只有一次统考考试,过大学分数线的,可以报大学。不够的,报中专。再少的,报技工。我们年级共6个高中班,大约300名学生。预考获得考试资格的大约15个人。哪年大学录取分数线300分,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各科满分100分,加外语40分,合计满分540分。因此300分录取线应该要每科大概要合格。

我们年级硬碰硬考上大学的只有一个,上了新疆医学院。还有2个因为民族学生考汉语言,几乎加了一倍的分数,上了西北民族学院。

我报名的是兰州铁路技术学校,一方面是铁路单位的学校,一方面是内地的学校。因此分数较高。我们这个录取班的48名同学,分数过大学录取线大有人在。过300分的大概有一半的人。有的竟然过了10分。我是304分。当年没有大专一说。

兰州铁路技术学校的前身是下马的新疆铁道学院。这个是到了学校时听教学的老师说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兰州铁道学院的几乎一样,就是要求没有那么高,偏重于实际。

毕业后全班都回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当初的以为能不回新疆的梦破灭了。如果报名时知道要回新疆,估计大部分就报新疆的大学了。

到了各个站段,我们的领导,同事对我们的评价是比较高的,马上都能顶上去成为技术标兵等。

至于当年的中专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说等于大学本科有些争论。说就是大学专科,一点不吹。

如果从录取比例来比较,估计说是一本,也不为过。因为15/300=0.05,即5%的录取率。

不知道大家认可吗?

30年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比现在一本厉害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回答的,毕竟30年前与如今的教育背景、教育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二者之间进行比较的范围、层次、角度等不同,所比较出的结果也会出现角度的差异。

那么,30年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如果从知识水平来讲的话 ,30年前的中专生肯定与如今的初中生相对都有一定的困难,毕竟那个年代的教育水平与现在相比基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且30年前的知识角度、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与现在相比都差着一大截儿,无法与当今 社会 的受教育主体相比较。

30年前的中专生拥有比较高的 社会 地位,只要考上中专生,基本就算是端上“国家的铁饭碗”了。 30年前的中专生毕业后,国家就会给予分配工作,师范中专生就会被分配到中小校中当老师,当然多数都会被分配到乡镇、农村小学中,但是他们都是可以获得正式编制的,而且还能获得城市户口,在那个年代城市户口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身份的象征,在这样的诱惑力下,甚至有人并不愿意考高中,因为读高中的性价比并不高。

按照30年前的中专生毕业后的待遇来看, 中专生要超过现在的普通本科毕业生,甚至与国家985、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有一拼,即使当今国家985、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也需要参加体制内公职考试,才嫩更有机会进入编制内,可见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之大,但是当年的中专生却不用为就业发愁,只要考上,基本上就能拥有较好的发展。

其实,有人也曾经说当年中专生的“魅力”完全超过了高中生, 这句话虽然有点过,但在很多地区也属于现实。当年如果选择了高中,可能就有机会上大学,但是高中的录取率太低,而且考上高中还要面临着录取率更低的高考,当年的高中生,也就是只有两三成的人有机会考上,如果放到基层的高中学校中,甚至还达不到两三成的录取率,也就是说在“高风险的高中”映衬下,中专生的好就业,改变命运的机会,似乎就超过了考高中。

按照教育发展的背景来讲, 笔者认为将30年前的中专生,与当下的具体学历相比,可能并没有太明确的答案,毕竟年代不同,所衡量的标准也不同,也就无法以更加合适的标准来平衡。 因此,在中专生和如今的学历水平相对比,很难得出较为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

话说我就是30年前的中专学历啊,和现在相比,按照现有的高校招生人数来看,相当于现在一本,包括清华北大那些顶级名校。

我是1985年考上师范的,当年师范在全县招生45人,其他中专招生9人,一共55人。这55人基本上就是从第一名到55名选拨出来的。极少有“漏网”的,当时我的母校很厉害,师范生45人占到了15人,我当时是考到了全县21名,全县前五名有好几个就是我的同学,我们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师范。当时全校优等生里面只有一个黄姓的同学上了高中,后来考上了大学,因为不是一个班,后来没有怎么联系,什么大学也没有印象。他是我们当年小升初的时候的第一名,我是第二名。他们家可能看得比我们远,选择了高中,而我们奔着吃皇粮、改户口而去的,就选择了师范。

当时的非农户口是很让人羡慕的,可以买到平价的粮、平价的油,平价的肉,平价的煤。当时,平价白面一毛多钱,而农民自己买议价的白面也得三四毛吧,这个记不清了,反正差价是很大的。拥有非农户口的人,也比我们农业户口的人显得很牛气。当时,高校的录取率非常低。全县只有一所重点高中,招两个班,100人。高考之前,还要预选。预选成功,才有机会参加高考,最后也上不了几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早一点把饭碗占上,就是大家当年的心理。

我还想说的是,我们的那些同学是真的很聪明的,就拿我和那位黄姓同学来说,我们是小升初时候的第一二名,但是在初中的三年当中,我们虽然也很努力,但是始终没有回到入学时候的那个巅峰状态。也就是说,第一二名,我们从此没有拿过。到了师范,很多同学更是表现出了极好的天赋,有的同学干什么都能干得很好。

三年后,我们都分配到了广大农村的中小学中,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中流砥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自身的发展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除了极少部分改行从政后成了县处级领导,比如我们现在的县长书记等都是当年的师范生,也有的靠文学创作等异军突起的,比如前些天来我们这儿做讲座的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胡学文从一名初中老师化茧成蝶为当代著名作家的。

但是,这只是个别的。

现在,高校招生人数多了,我们县每年上一本的人数在100多人,其中不乏有650多分以上的,这个分数是能够上到全国前几名的大学的。按照这个来说,我的那些同学当中,就有很多属于大材小用了。

但是,现在的很多知识非常难,什么线性代数,什么C++了,什么Java了,我们都不敢碰了,从知识结构来说,我们与一本学生又差得很远了,我们就不和他们争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一代人还是赶上了好时候,大变革时期,只要敢作敢为,化茧成蝶的机会还是有的,比我们的父辈们强多了。

我72年的,88年初中毕业,当时中专热,因为大学生开始自费并且不包分配,而中专毕业包分配还是干部编制,因此父母不顾班主任老师的劝阻强行让我报考了中专,我当年的分数可以上重点高中。中专毕业顺利分配单位成为国家干部,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考试之路(因为中专所学专业是药学,大专学的会计,所以我在医药公司当会计)。从大专、续本、执业药师、会计证、珠算证、助理会计师、到会计师,考了一个遍。累啊!如今在事业单位,虽然旱涝保收,但周围都是硕士博士生,因为自己第一学历是中专总有被轻视的感觉。

相反,比我小六岁的妹妹学习并不好,老师劝她报考职高可她坚持上高中最终考了个二本,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企,没有额外参加任何 社会 考试,如今事业发展得很好。

因为当时的错误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没能上高中参加高考是我一生的遗憾,我曾经怨过父母,但当自己为人母就理解他们了。所以我全心培养自己的女儿,鼓励她,不束缚不干涉她的发展。如今她很优秀考入了北大,我很欣慰。

我给你一组数据,你自己比较:

上世纪八十年代 涅槃网

1981年,259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10.8%。

1982年,187万人报考,录取32万人。录取率为17.1%。

1983年,167万人报考,录取39万人。录取率为23.4%。

1984年,164万人报考,录取48万人。录取率为29.3%。

1985年,176万人报考,录取62万人。录取率为35.2%。

1986年,191万人报考,录取57万人。录取率为29.8%。

1987年, 228万人报考,录取62万人. 录取率为27.2%。

1988年,272万人报考,录取67万人。录取率为24.6%。

以高考大省河南省为例

2018年河南省一本上线率:

普通高考中,本科录取率为43.24%,本科一批录取率为11.8%!

综上所述,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录取率要高于河南省一本录取率,这原因有两点:

一、上述八十年代并没有所谓的一二三本,仅仅是本科,这样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考个名校的难度要远远高于今天,但你拿上世纪总体本科率和今天的一本率比还是高一些的,毕竟,即使是今天,在一些高考大省想考一个好学校还是很难的!

二、2000年后高考扩招的学校都是几个专科合并的公办学院和民办院校,这些学校绝大多数是不能在一本招生的,所以一本学校的质量还是相对高的!

之后,你问我中专的录取率,我上述拿本科举例都是旗鼓相当,即使是当年的中专自然也是比不过现在的一本率的了!

我父亲是80年代某211大学的本科生,虽然他给我讲那个年代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高考率很低,尤其是想上个名校很难,但你拿中专举个例子恐怕不能服众吧, 我相信无论是在八十年代考清华北大,还是今天考清华北大都是不容易的 ,但是中专就算了, 当年上个中专(除非家里实在困难),不然你好好学习,考个中专需要你是万里挑一的学生吗?需要你头悬梁、锥刺股才能考上吗?夸张了吧!

好学校在哪个时代都没有容易考上的,同理,你读个中专无非就是放在过去最多能给个工作而已(当然肯定也不如本科生的工作待遇),而现在啥都没有了。

你说过去的本科比现在的本科总体难考,我赞同,你说过去的中专比现在的一本率还低,就夸张了吧,毕竟现在的学生也不是智力有问题吧!

以上就是涅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涅槃网。
与“中专生考大专,怎么办?”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