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业 > 正文

世界大学AI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2024-02-08 04:40:15 | 涅槃网

世界大学AI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世界大学排名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涅槃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世界大学AI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人机交互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十所世界交互名校,排名不分先后。

① 卡耐基梅隆大学

虽然总体来说排名不分先后,但的位置还是不得不给卡梅,这也是世界所有交互院校公认的排名。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设人机交互专业课程的院校,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交互设计如今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积淀是很难被超越的。

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均是卡梅的合作企业。

一众名企无疑是卡梅最好的教学资源,人机交互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先进的交互项目,这也形成了一个循环,让卡梅能一直保持全球的位置。

不过作为世界上最好的交互专业,卡梅的申请要求也极为苛刻,例如在语言方面,托福要求100+,且单项25+;雅思要求总分8.5+,且单项8.0+。

② 伦艺-伦敦传媒学院

卡梅虽然是最好的,但比天高的申请门槛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相比而言,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LCC的交互专业申请则亲民许多。

LCC的交互课程综合性很强,强调交互在不同领域的跨界研究。

学期,课程将专注于对交互设计理论与研究方法论的探索;第二、第三学期会带领同学们在实践中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机关系,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的设计;第四学期则是项目的落地与毕设。

因此,LCC的交互设计虽然也是人机交互方向,但更偏设计而非科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交互发展的新模式。

相比于卡梅,LCC的语言和背景门槛就要低很多了,比如在语言方面,与伦艺其他专业的要求一样,都是雅思总分6.5+、单项5.5+。

不过,作为艺术院校,伦艺在作品集方面的要求就比综合院校要苛刻多了。

③ 皇家艺术学院

皇艺没有交互设计,因为它将交互设计分为两个方向,分别融入了两个不同的专业:服务设计和创新设计工程(IDE)。

其实2015年之前皇艺是有交互专业的,只是后来根据不同的授课和发展方向,将交互分成了现在的这两个专业,分别授课。

服务设计方向是紧贴着商业的,从课程设置中不难看出很多课程都偏商科方向,比如企业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执行、数据科学、产品服务系统等课程;

而IDE项目则是皇艺与帝国理工学院的合作项目,课程虽然也隶属于交互设计范畴,但该项目同时结合了设计、科技、艺术、工程、商业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并且十分注重团队合作,培养跨学科人才。

④ 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的电影专业举世闻名,而与电影同属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NYU-Tisch)的交互设计专业也是纽约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

NYU是全球极少数开设有两个交互专业的院校,分别是ITP交互通讯设计和IDM综合数字媒体。

ITP是一门为期两年的研究生课程,注重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探索,以及在试错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ITP每年的课程不是完全相同的,像创意编程、焊接电路、新媒体艺术史、VR、监视器纪录片等课程,一直在紧跟时代潮流而发生着变化。

而IDM课程则更偏理科多一些,强调科学技术在艺术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

IDM课程整合了艺术环境中常见的主题,如交互式媒体、信号处理、人机交互等,可以让同学们更能接触到化、最高端的教学设施,例如音频实验室、VR实验室、行动捕捉实验室、创客空间等。

⑤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是QS艺术设计学科排名澳洲第1、全球第15的艺术名校,在澳洲多个设计学科领域名列前茅。当然也包括交互领域。

RMIT的交互设计偏交互媒体方向,与游戏动画合并为同一个专业,学生将在Studio中体验沉浸式的交互学习过程。

由于与游戏动画合并的关系,RMIT交互专业的同学还将同时学习到包括2D/3D动画、动态影像、视觉特效等专业知识;

不少学生在毕业时,作品还有机会入围墨尔本世界动画节,获得名企的实习和录用机会。 涅槃网

正是因为该专业强大的跨界性,使其成为了澳洲最受欢迎的交互设计,申请竞争十分激烈。

⑥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CCD)坐落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附近,以其排名全球的交通工具设计专业闻名于世;

但其实,ACCD也在本科期间开设了交互设计课程,而且因对实践性的重视而享誉全美,在授课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ACCD的交互设计课程强调核心方法、工具与制作过程,带领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用户体验与创新路径,发现交互设计的突破点。

因此该校的交互专业学生除了要做手工模型,还要学习大量的调研方法,以及如何将视觉化的东西转化成代码,学习内容很多,课业较重,但也都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⑦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GSA)是英国排名第3的艺术名校,仅次于皇艺和伦艺,由于该校始建于1845年,历史悠久,在英国人眼里其实是超越伦艺的存在。

GSA虽然是一所古老的院校,但是在创设新型专业方面却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交互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GSA的交互设计专业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增强人与产品、服务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

不同于其他院校,GSA交互专业的研究重点在于人而非技术本身,学生在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产品设计和系统设计,更加重要的是用户的体验;

用户体验作为一种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则变成了GSA交互设计思考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也正因如此,GSA的交互设计其实更能改善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具实用性和商业价值。

⑧ 拉夫堡大学

与GSA类似,拉夫堡大学的交互设计也偏用户体验方向,重点提高学生在用户体验、服务设计、交互设计三个方面的系统思维和创意能力。

具体到课程方面,学期,同学们主要学习设计方法论,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进行用户界面及用户行为轨迹的设计,并通过测试了解可用性与可访问性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

而第二学期,课程则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体验设计师在设计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作用,了解服务设计与社会变革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完成最终的毕业设计。

在英国,拉夫堡的交互设计口碑完全不逊色于皇艺和伦艺,且同时颁发MSc和MA两种学位,可供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自由选择。

⑨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的交互设计专业只开设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与多数美国院校一样,强调交互概念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价值。

相比于其他院校,SVA的交互设计更加商业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力求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实现学业与产业的无缝衔接。

具体到课程方面,SVA的交互设计主要分为app的界面设计和交互数字媒体两个大方向:

APP界面设计方面,SVA将会引导学生结合不同领域的APP进行调研,找寻不同APP界面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找寻美观度和实用性的平衡点;

交互数字媒体方面,SVA专注于扩展交互理论的应用范围,在媒体、品牌、装置,甚至是空间、音乐中加入交互设计思维,实现不同学科的跨界融合。

⑩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在QS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中位列分类下位列全球第16位,是中国仅次于同济大学排名第2的艺术设计类名校。

曾经,香港理工有专门开设交互设计,但是在2021年,该专业官宣改名为智能系统设计(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在课程上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顾名思义,香港理工此次在交互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技术、系统理论、创新设计等新元素,让本就已经是新兴专业的交互设计有了更多的研究方向。

这门专业开设的意义也是想要通过系统性设计创新,去发展和推进人工智能、工业4.0、机器人和AloT(AI+loT)等先进技术和流程,为国内目前高速发展的科技事业增加新的人才输出。

世界大学AI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世界计算机专业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10月16日最新发布了计算机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本次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包括全球749所高校,其中近六分之一来自美国。
不同学校针对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有较大差别,有的偏重理论,有的偏重编程。
今年的榜单中,牛津大学卫冕成功,依旧位于世界之首,斯坦福大学较去年上升一位升至第二,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则从第二退居第三。其后为麻省理工学院和剑桥大学。
具体看中国大学的表现,清华大学位列世界第15位,较去年上升5位。北京大学位列第27位。此外进入Top100的还有浙江大学(41)、上海交通大学(4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1)、南京大学(=72)。
排名指标沿用THE世界大学排名的5大类13项指标,但权重依据专业特点进行了调整:
- 教学(学习环境):30%
- 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收入和声誉):30%
- 引文(研究影响):27.5%
- 国际展望(工作人员、学生和研究):7.5%
- 产业收入(知识转移):2.5%
以下是2020THE世界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Top200完整版:
2020排名
2019排名
大学
国家或地区
1
1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
2
3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
3
2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瑞士
4
5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5
4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
6
6
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
7
11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
8
9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
9
8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
10
10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11
15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
12
1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美国
13
29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新加坡
14
14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
15
=20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16
7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17
28
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香港
18
26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国
19
23
伦敦大学学院UCL
英国
20
13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瑞士
21
=20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
22
27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美国
23
=18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24
17
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
25
=18
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美国
2020排名
2019排名
大学
国家或地区
26
22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
27
32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28
16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美国
29
25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美国
30
3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
=31
34
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eal
加拿大
=31
33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
33
24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美国
34
38
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aris Sciences et Lettres – PSL Research University Paris
法国
35
30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美国
36
37
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37
36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国
38
46
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39
43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
40
41
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
加拿大
41
45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中国
42
40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43
35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44
53
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
韩国
45
49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
46
47
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
德国
=47
56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47
50
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49
44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美国
=50
42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德国
=50
39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国
52
66
KU Leuven
比利时
53
72
Duke University
美国
54
5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美国
55
7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德国
=56
=88
Aalto University
芬兰
=56
52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
58
48
LMU Munich
德国
59
=74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60
=57
Rice University
美国
61
=57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
62
5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美国
63
61
École Polytechnique
法国
64
64
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以色列
65
69
University of Freiburg
德国
66
79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67
6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中国台湾
68
67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
德国
=69
84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69
54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典
71
NR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韩国
=72
68
Nanjing University
中国
=72
101–125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荷兰
=74
59
Brown University
美国
=74
71
ITMO University
俄罗斯
76
=76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奥地利
77
65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美国
78
73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兰
=79
=76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国
=79
=74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澳大利亚
=79
126–150
UNSW Sydney
澳大利亚
82
62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83
N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
=83
=88
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
85
63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
=86
101–125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澳大利亚
=86
101–125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
88
=81
Sorbonne University
法国
89
126–150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90
90
University of Luxembourg
卢森堡
91
=91
Boston University
美国
=92
101–125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瑞典
=92
101–125
Heidelberg University
德国
=92
97
Penn State (Main campus)
美国
95
101–125
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俄罗斯
96
101–125
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大利亚
97
=93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
意大利
98
74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中国香港
99
83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100
NR
Aarhus University
丹麦
101–125
98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
101–125
101–125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empe)
美国
101–125
126–150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国
101–125
86
University of Bologna
意大利
101–125
NR
University of Bonn
德国
101–125
101–125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
101–125
=93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101–125
101–125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德国
101–125
101–125
Fudan University
中国
101–125
78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俄罗斯
101–125
126–150
McMaster University
加拿大
101–125
96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美国
101–125
99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美国
101–125
101–125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美国
101–125
126–150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in campus)
美国
101–125
100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国
101–125
95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亚
101–125
101–125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美国
101–125
126–150
Sant’Anna School of Advanced Studies – Pisa
意大利
101–125
101–125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国
101–125
126–150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澳大利亚
101–125
126–150
University of Surrey
英国
101–125
=81
Tel Aviv University
以色列
101–125
=91
University of Trento
意大利
101–125
151–175
TU Dresden
德国
126–150
101–12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美国
126–150
101–125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美国
126–150
126–150
Dartmouth College
美国
126–150
126–150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Lyon
法国
126–150
126–150
Free University of Bozen-Bolzano
意大利
126–150
126–150
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
126–150
151–175
Griffit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126–150
126–150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荷兰
126–150
126–150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国
126–150
101–125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以色列
126–150
176–200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印度
126–150
126–150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沙特阿拉伯
126–150
151–175
Korea University
韩国
126–150
101–125
Lancaster University
英国
126–150
NR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澳门
126–150
101–125
University of Malaya
马来西亚
126–150
126–150
University of Mannheim
德国
126–150
101–125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中国台湾
126–150
151–175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国
126–150
126–150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意大利
126–150
201–250
Sejong University
韩国
126–150
151–175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德国
126–150
87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KKU)
韩国
126–150
126–15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丹麦
126–150
NR
Télécom Paris
法国
126–150
126–150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德国
151–175
151–175
Aalborg University
丹麦
151–175
NR
University of Basel
瑞士
151–175
101–12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美国
151–175
301–400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国
151–175
176–200
University of Florida
美国
151–175
176–200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德国
151–175
176–200
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奥地利
151–175
126–150
University of Helsinki
芬兰
151–175
176–200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中国香港
151–175
176–200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印度
151–175
201–250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印度
151–175
126–150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比利时
151–175
176–200
University of Macau
中国澳门
151–175
201–25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Tech)
中国台湾
151–175
151–175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151–175
151–175
University of Passau
德国
151–175
301–400
Peter the Great St Petersbur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俄罗斯
151–175
126–150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英国
151–175
101–125
Stony Brook University
美国
151–175
151–175
Texas A&M University
美国
151–175
201–250
Trinity College Dublin
爱尔兰
151–175
85
University of Twente
荷兰
151–175
NR
Università della Svizzera Italiana
瑞士
151–175
101–125
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国
151–175
NR
William & Mary
美国
176–200
251–300
University of Antwerp
比利时
176–200
101–125
University at Buffalo
美国
176–200
126–150
Durham University
英国
176–200
176–200
University of Essex
英国
176–200
176–200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德国
176–200
201–250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
176–200
NR
University of Idaho
美国
176–200
301–400
IMT Atlantique
法国
176–200
176–200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英国
176–200
176–200
Linköping University
瑞典
176–200
NR
Lund University
瑞典
176–200
151–175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中国台湾
176–200
201–250
University of Ottawa
加拿大
176–200
201–250
University of Oulu
芬兰
176–200
151–175
Paris-Sud University
法国
176–200
126–150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Pittsburgh campus
美国
176–200
151–175
University of Potsdam
德国
176–200
151–175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荷兰
176–200
151–175
Ruhr University Bochum
德国
176–200
176–200
Temple University
美国
176–200
151–175
University of Virginia (Main campus)
美国
176–200
151–175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美国
176–200
176–200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美国
176–200
176–200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中国

世界大学AI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计算机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90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离散数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NET、JAVA、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嵌入式软件、传媒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信息与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技术开发、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硬件工程、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产品设计; 政府、科研单位:网络安全、网络开发、系统维护、配置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发展前景: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余地增加,导致对毕业生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不平衡,中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仍将存在结构性的矛盾,最终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会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或工资待遇高的地区,仍将成为学生职业的首选,致使毕业生的需求显得相对过剩。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因此,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日显突出和必要。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这4所大学是计算机类学科A+类学校,我们都知道北京大学计算机类学科具有悠久历史,其中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北大规模最大的教学单位,据2018年QS全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名列第17位,位居中国大陆高校之首。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已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内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计算机系,在QS世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学科专业排名中排名第20位,国内排名第二。

以上就是涅槃网为大家带来的世界大学AI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世界大学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世界大学AI专业排名 计算机专业世界大学排名”相关推荐